四、敬畏:永恒存在的变量敞口
1、虚拟货币大势着落何方?
可以想象,一个发达和高福利的封闭经济体,如果货币不再主宰交易,如果货币不再代表人的财富和尊严,那么虚拟货币一说,也只是短期时代产物而已。
如果基本福利建设可以消弭人们尊严差,那赶在全面平均且各要素自由流通的全球市场实现之前,虚拟货币对于主权货币的优势差,也将消失。
当然,对于这一未来,乐观情绪与悲观情绪同时存在。而一旦这一天到来,那今天探讨的货币的安全性、保值性等等吸引人的价值,也都将失去意义。
至于数字和科技能否承载货币重任的未来,则要看兼具保障与尊严的科技进步与经济生态建设,与全球福利建设+全球治理,哪个跑的更快了。
如果二者殊途同归,那主权货币与虚拟货币,届时也将殊途同归。只愿在赛跑的过程中,二者都能顾及普通人的幸福与尊严,同时秩序设计的活力,向着能激发出适应未来人类使命的方向开口,让未来的人类不会陷入在绝望和更绝望中二选一窘境。
2、智慧秩序与智慧规则的缝隙?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到,“设备发明者彻底改变了信息的收集和分享,他们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贡献,设计出深化理念基础的工具。在通向第一个真正全球性世界秩序的道路上,抛弃偏见,提高道德评判力。”
链报认为,在
区块链技术拓展开来的地球村时代,人们经济产出和智慧产出的增量,都绕不开有更高适应性和更高效率的智能秩序和精准秩序设计。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信用被可视化,个人行为可以被全面记录时,还需要明确,人愿意在何时被记住,并在何时被忘记,如何设定这个区间,才能使得文化稳定性和发展活力都能达到平衡,需要及时被确定,并达成各方统一。
3、区块链意味着技术迭代的终章?
人们显然应当对科技进步和技术迭代保持开放的想象空间。
需要承认的是,虽然因
区块链技术产生的苗头已经显现,但这一趋势的完整实现过程相对漫长,毕竟只要还存在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匮乏的地区,尊严差就会成为个体行为之间的争夺主题。同时,从实际需求满足,到意识上的无危机意识,从而切实传导至群体性的行为导向,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制度的进步适应时间。
哪怕只是一两代人的调整时间,也许就会给技术发展,带来新的可能,也会对人类行为规则的方向,带来新的影响。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