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4709
  • 0
  • 分享到

深度 从货币与支付史看脸书Libra的“返祖现象”

2019-8-8 08:59

来源: 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 作者: 赵鹞

纵观支付清算发展历史,清偿债权债务的成本在技术进步与制度改进中逐步降低


  17世纪60年代后,伦敦的金匠们在硬币存款的基础上,开展了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业务,进而通过向借款人发行银行券创造货币与货币工具。银行间的银行券每隔几日进行双边清算(bilateralclearing),清算的方式是用硬币结算相互间的(净)差额,由此降低了相较于全额结算(grosssettlement)持有过多准备金产生的机会成本。结算的频度取决于发行者的商业信誉,银行家的信誉越高,其它银行家愿意持有该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时间就越长,由此降低了结算资产的运输成本(Quinn, 1997)。可见,银行信用风险的隐性成本转换为保有和运输结算资产的显性成本,这是支付系统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随着18世纪和19世纪农业和工业的进步,经济活动逐渐增多,需要进行数量更多的、距离更远的支付,同时,银行间债务的数量和价值都随之增加。相应的银行间清算和结算制度安排也越来越规范化。例如,1771年,常规的银行券交换出现在爱丁堡,每周进行两次银行券交换。从1775年开始,伦敦银行家清算所(Bankers’Clearing House in London)每天都进行结算业务。当这些清算所建立起来后,双边清算发展为多边清算(multilateralclearing)成为必然。多边清算的创新进一步降低了银行履行其净额债务时所需的结算资产数量以及成本,这是又一个重大的飞跃,为形成现代支付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1770年前,伦敦的银行家们已经不再使用硬币进行结算,而采用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发行的银行券进行结算。之所以选择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而不是伦敦其它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作为结算资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该银行所享有的某些特殊的政策优势,特别是其银行家来自于政府委派,是唯一合法的股份制银行。比如在整个18世纪,英国法律限制设立银行的合伙人不能超过六人,这意味这些银行发展业务的资金受到限制。相反,英格兰银行对这个限制享有独家豁免权,从而使得它发行了大量流通的纸币。1797年,也许更早时期,该银行的债务就具有很高的可靠度(Selgin和White,2002)。为了进一步提高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信誉,其曾经发行过一种七天时效的支票,该支票类似于银行券,但是不能见票即付。因此,这种支票被盗窃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通过银行账户结算跨行债务可以完全消除纸币形式的银行券易于被盗窃的缺陷。用现在最时髦的词汇,这似乎是最早期的“智能合约”了。

英格兰银行旧址内景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