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5709
  • 0
  • 分享到

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

2020-5-14 13:02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作者: 吴桐

法定数字货币是否基于区块链



二、法定数字货币是否基于区块链

公众往往习惯性地将加密货币、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捆绑,事实上区块链只是DC/EP备选的技术之一,DC/EP并不一定基于区块链,中国人民银行在推进DC/EP的过程中不预设技术路线。如果DC/EP选错技术方向,损失则是系统性的。因此,我国央行明确给出了DC/EP的预期特征,对实现目标的技术路线则是开放的。截至目前,我国央行没有公开阐述DC/EP,本文梳理了相关人员(周小川、易纲、范一飞、姚前、穆长春等)的论文和公开讲话[1][2][3][16],总结出DC/EP的以下特点:DC/EP本质是央行担保、签名发行的加密字符串,其作用是替代现金M0,持有DC/EP不产生利息,发行和流通遵循现有的“央行——商业银行”二元框架,具体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架构,具有普适性和泛在性,不依托特定的交易介质和支付渠道,不承担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四个基本职能之外的其他职能。DC/EP的预期政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技术框架。

DC/EP在目标设定时强调面向零售系统,从技术层面而言,去中心化的非许可链框架无法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曾试验采用非许可链架构的DC/EP,发现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架构无法实现零售要求的高数据吞吐量。在技术层面,许可链作为DC/EP的底层技术是可行的,已有项目也论证了这一点。2016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起了Ubin项目,成功测试了以许可链作为底层框架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Ledger Technology,DLT)在法币数字化、国内银行清算、基于DLT的券款对付(Delivery Versus Payment,DVP)以及跨境银行间支付结算等场景的应用。DC/EP不管是采用一元体系还是二元体系,如果采用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都将以许可链为框架。Libra在技术框架上选择了许可链,有5年的时间向非许可链过渡,但其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尽管官方宣称DC/EP并不一定使用区块链,但本文总结出四点DC/EP使用区块链若干构成要件的重要价值:第一,在DC/EP的确权登记环节使用区块链,在保证发行登记高效率同时,确保数据查询系统的健壮性。第二,借鉴比特币的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模式,采用中心化UTXO模式。账户余额即UTXO聚合计算产物,更符合现金理念,交易形成一条完整的资金转移链条便于实现穿透式监管。第三,使用联盟链框架可保证DC/EP系统的灵活度,当DC/EP在境外流通时,授予境外特定机构一定权限的节点地位,为推进数字经济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第四,未来数据在区块链上确权、定价、交易的趋势要求货币也在链上运行。虽然现阶段DC/EP仅在确权登记环节使用区块链,但为扩大区块链在DC/EP的使用环节奠定了基础。2019年11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官方文件中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畴。数据被纳入生产要素的同时,也意味着其被纳入收入分配范畴,其中最为核心的确权、定价、交易等环节需要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

因此,尽管官方宣称DC/EP不一定基于区块链,但本文根据DC/EP的政策目标推断,DC/EP在推出时不会全流程使用区块链,但会在确权登记环节使用区块链,区块链有覆盖DC/EP更多流程和环节的发展趋势。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