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ESG表现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社会公众的认知及反馈也会制约企业盈利和价值,这使得投资者近年来愈发注重企业的ESG表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远端利益相关者。ESG表现较好的企业通常考量了多个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长期和短期的平衡关系等,从而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长期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中短线交易占比多,较大的短期投资基数较难形成ESG价值投资的基础;二是投资者对ESG的认知和理解浮于表面,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三是投资者对于ESG信息的获取渠道和识别能力有限,ESG投资主要依靠
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信息,但由于评级标准不统一,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欠佳。
二、加强全方位建设,补足信息管理真空地带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提速,QFII等外资规模不断增长。中长期的投资战略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更高的资金稳定性。然而,由于国外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决策中对于ESG的重视程度较高,一些煤炭、
水泥企业面临一刀切的窘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可督促企业践行绿色生产经营;指标规范为企业披露绿色行为提供了依据;全社会宣传深化了企业绿色理念,提升了可持续管理意愿。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