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建设碳
金融人才实训基地。推动高校、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具有先进设施和专业师资的碳金融实训基地。结合
碳市场、碳金融真实环境,开发涵盖碳金融理论教学、模拟交易、案例分析等多种场景的实训课程,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培训。定期组织碳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提升实训基地的培训实效。
22.搭建碳金融人才研究平台。支持中碳登联合科研院校、学术组织建立数字碳中和、双碳
区块链应用等主题实验室,夯实碳金融创新的技术基础。支持中碳登研究院、
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建立碳金融博士后工作站,组织碳金融高端人才开展攻关式研究,并定期举办全国碳金融研讨会,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型高素质碳金融人才。
23.建立碳金融人才服务机制。完善绿色
低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为符合条件的高素质碳金融人才提供“楚才卡”。搭建碳金融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
三、组织保障
省政府强化统筹协调,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碳金融中心建设取得实效。注重政策协同,以双碳目标为核心,推动
湖北省环境、产业、经济、民生、财政、金融等领域政策协调一致,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实施评价激励,持续优化绿色金融综合评价,分阶段、分类别将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碳减排量、
碳排放量等气候环境效益纳入评价范围,丰富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探索将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纳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考核。做好宣传推介,通过与主流媒体合作,及时总结宣传湖北碳金融发展成效,持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营造浓厚氛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