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0597
  • 0
  • 分享到

邹传伟:对人民银行DC/EP的初步分析

2019-11-2 21:49

来源: 财新网 作者: 邹传伟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理解数字金融的关键,是理解人民银行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本文对人民银行DC/EP的分析分5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根据从公开渠道获得的DC/EP信息,梳理DC/EP核心特征,推测DC/EP设计。第二部分分析“断直连”前后的第三方支付。因为要理解DC/EP,最好将其与“断直连”前后的第三方支付作对比。第三部分分析DC/EP对支付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DC/EP对货币的影响。第五部分分析私营企业参与DC/EP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的机会。

  本文认为,人民银行DC/EP应该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可实施性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方案。具体结论如下:

  • DC/EP没有像Libra那样用到真正的区块链,而是可能使用基于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未花费的交易支出)模式的中心化账本,但仍属于token范式。这个中心化账本体现为中央银行维护的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系统,不需要跑共识算法,不会受制于区块链的性能瓶颈。区块链可能用于数字货币的确权登记,居于辅助地位。

  • 用户需要使用DC/EP钱包。钱包的核心是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也是地址,地址里面存放人民币数字凭证。这个数字凭证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区块链内Token,但在很多关键特征上与Token一致,并且基于100%人民币准备金发行。用户通过钱包私钥可以发起地址间转账交易。转账交易由中央银行直接记录在中心化账本中。DC/EP以此实现账户松耦合方式投放和可控匿名。

  • 尽管DC/EP属于货币工具,“断直连”后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支付工具,但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DC/EP在技术效率和商业拓展上做得足够好,站在用户角度,DC/EP与“断直连”后第三方支付可以带来同样体验。因此,DC/EP与“断直连”后第三方支付在应用有相互替代关系。

  • DC/EP会对M2造成紧缩效应,而M2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体系收缩。数字货币不付息,人民银行没有用DC/EP完全替代现金的计划,所以DC/EP不会构成新的货币政策工具。DC/EP对中央银行监控资金流向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漏税等方面监管具有很强政策含义。因此,DC/EP的监管功能超过货币政策功能。

  • DC/EP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尽管包括DC/EP在内的跨境支付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但跨境支付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安排。

  • 在DC/EP中,人民银行不太可能向私营机构开放资产负债表,私营机构参与数字货币发行的机会不大。换言之,私营机构不太可能通过直接向人民银行交纳备付金来换取数字货币。

  • 如果DC/EP钱包所依托的公私钥应用在普及程度、用户体验和私钥安全管理等方面没有显著提升,将会出现专门的数字货币托管和支付机构。这是私营机构参与DC/EP的主要机会。数字货币托管和支付机构将充分整合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的收单系统。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